此文是万通历史陈列馆馆长、《万通》总编陈润江先生于2008年在《中国内刊》杂志创刊号第一期发表的作品,现展示与大家共同寻源内刊发展史。陈老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内刊协会的发展,与协会长期密切合作付出,与全国众多内刊同行朋友均有合作交流。陈润江曾荣获2013年度“内刊时代人物”等多项行业内荣誉肯定。
北京召开中非合作会议期间,我到了海南,在海口搜寻遗留的万通史料。东辉办公室有只小书柜,看了一会,一本《范旭东传》被我抽了出来。
范旭东——我得知这位“化学工业的先驱”上世纪初在天津创业的“海归”的信息,首先来自文革时阅读民间流传的毛泽东未刊文集。早在1950-1953年间毛就不断提到,中国工业现代化不能忘记四个人:张之洞、张謇、范旭东、卢作孚。现在手里这本,赫然标有“中国大资本家传记系列丛书”,当然只能是近30年间的出版物,我好像在上海时也浏览过。于是照例先从后面查看:1995年6月河北社第一版、主编、作者、字数、开本、印数、价格……
回头翻开封面,只见扉页右下,有黑墨水硬笔字两行:“阿仑 95.9.13于深圳”——原来是冯仑12年前读过的书。买书那天,正是万通成立四周年的“反省日”,是巧合?还是冯仑特意逛书店搜寻史鉴?这年,万通创业“六兄弟”刚出现第一次分立,潘石屹、易小迪、王启富三位“以商人的方式分手”,先后悄然离开,各自南北创业。此时此刻,冯仑从范旭东传记中读到了什么?想读到什么?
大话题暂不跟读者在这里讨论。我感兴趣的是,书中第238-239页的几段,不知12年前冯仑阅读时,是否也像我今天重读时会心一笑:
“范旭东……的事业需要他用坚强、用力量去领导去发展。下一步,范旭东有何打算?范旭东决定创办一个刊物,刊名都想好了,叫《海王》,每十天出一期……把这想法和侯德榜讲了,侯德榜憨厚地笑了……一和陈调甫、李烛尘商量,这两人更是举双手赞成……又将创办《海王》刊物的事征求全体职工的意见,员工们明确表态:‘拥护!《海王》要大张旗鼓宣传我们的四大信条。’……即:‘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;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;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;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。’《海王》的内容提倡‘庄谐并重’、‘雅俗共赏’,反对板起面孔说教。1928年9月20日,《海王》旬刊创刊号出版。黄昏时,范旭东拿着散发油墨香的《海王》兴致勃勃地走出黄海化学工业大门……”
这是我知道的中国最早的“企业内刊”。从国际上看,如果把1895年美国农具商John Deere出版的《犁》(Furrow)视为第一本“企业内刊”(他们叫“定制出版”[CustomPublishing],现该刊每期发行160万册),延续至今已有112年之久;那么,中国的企业内刊也以80年的历史痕迹表明,它们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独特工具。近25年来,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刊最为活跃,至今仍然是企业沟通各方的重要媒体。感谢《海王》,在80年前开了个好头。
去年末,冯仑忽然对我说:马上着手再办一份《万通》,从月刊走向半月刊,这样跟读者可以交流企业的更多东西,一定要健康清新好读好看……另外,再去海口,把那里所有档案资料都运到万通历史陈列馆来。我暗笑,冯仑不会知道我这收集有他买的那本《范旭东传》吧。
现在,新版《万通》终于送达各位读者,希望能为您增添悦人神志的体验,希望大家能在此结识更多的朋友。 (作者陈润江,万通历史博物馆馆长,《万通》总编)
特别推荐: |
欢迎您推荐真实有效用户试用以下任意产品,将奖励人民币200元,若推荐用户成为VIP用户,将再次奖励其费用的10%给您! |
联系QQ:1431537992、2558318645,电话:010-62978088 |
一、融媒体阅读中心云(电子报刊发布云平台) |
二、融媒体制作与管理云(全媒体中央厨房处理云) |
三、员工培训与考试云(可定制) |
四、中小学题库与组卷云(可定制) |
五、学生云管理平台 |
六、全作品网上报送与评选系统 |